地点
人物库 清朝
苏尧松
维基
苏尧松福建晋江县(今福建晋江市)人。
同进士出身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壬午福建乡试举人,榜名橒。
清康熙六年(1667年)丁未进士
康熙十四年(1675年)娄县知县
庄太岳清末至民国 1880 — 1938
全台诗
庄太岳(1880~1938),族谱排行垂训名嵩字伊若号太岳又号松陵清乾隆年间祖先自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青阳市渡台,徙居彰化鹿港
出身书香世家,父亲庄士哲为廪生,叔父庄士勋举人,弟庄垂胜亦有文名。
九岁能诗文,人呼神童。
日治以后就读台中师范学校,毕业后执公学校校六年
常与谢颂臣林幼春、蒋渭水、庄垂胜相聚图复兴。
林痴仙交莫逆,从游入「栎社」,先后担任雾峰林家西席,组织读书会、创「革新青年会」、「一新会」、「一新义塾」,讲授国学垂三十馀年。
大正六年(1917)并与施家本、丁宝濂等人于鹿港创设「大冶吟社」,继施家本为第二任社长。
昭和十三年(1938)元月病殁,遗有诗文稿藏家。
  民国五十七年(1968)十月,三子庄幼岳编校二百一十八首诗作,排印《太岳诗草》。
民国六十七年(1978),庄幼岳复集乃父早年诗作六百首及诗钟六十首,编成《太岳诗草补遗》。
民国八十一年(1992)六月,高志彬再重印两书,并景印其亲笔手稿,编入《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第二辑,而庄氏文稿则经庄幼岳辑钞,藏家未刊。
彭国栋评其诗:「多眷怀宗国之句。
」五言诗亦「深得韦、遗意。
李渔叔云:「清健沉郁,风调类南宋人,怨悱之情,一一传诸篇什,初若无可遏抑,终则深制凝敛,如微风度箫,而忠愤耿耿,悉在耳目,使人低徊往复,挹之无尽。
」方子丹推崇其诗与陆游相较,「盖今古爱国诗人之作为,一辙也。
」〖收入庄太岳著,庄幼岳编校,《太岳诗草补遗》(台北:自刊本,1978年),序文。
〗编者所据底本即是庄幼岳编校《太岳诗草》、《太岳诗草补遗》排印本。
并自谢颂臣《科山生圹诗集》录出施氏诗作一首。
杨永智撰)
丁炜清 1627 — 169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建晋江人字瞻汝一字雁水
顺治间诸生漳平教谕,累官湖广按察使
宋琬王士禛朱彝尊皆赞赏其诗。
有《问山诗文集》、《紫云词》等。
丁炜字雁水晋江人
诸生,由训导历官湖广按察使
有《问山诗集》。
词学图录
丁炜(1627-1696) 字瞻汝,又作澹汝号雁水
泉州晋江陈埭人
回族。
应试授漳平县教谕,嗣改鲁山县,后升直隶献县知县员外郎兵部郎中,出任赣南分巡道
辟园种花,名曰"甓园",招集四方名士吟咏其中。
于成龙赏之。
后升湖广按察使
刻意为诗,力追唐、宋名家。
王士祯论诗,以丁炜宋荦、王叉旦等为"金台十子"。
为词兼豪放、婉约,自称"肆力谱图,上下唐、宋、元、明,所作出入于辛、苏、、姜、史、高、吴诸名家。
"有《问山诗集》10卷、《问山文集》8卷、《紫云词》1卷、《涉江集》1卷。
清诗别裁集
字雁水福建德化人
按察使
丁宝光晚清 1872 — 1903
全台诗
丁宝光(1872~1903)讳朝炳名朝勋字式勋锡勖号士雄又号筱澄
为鹿港进士丁醴澄二子。
自幼资聪敏,长辈多以大器视之。
光绪十七年(1891)彰化县学为邑庠生。
光绪十九年(1893)蔡谷元之女蔡槎结婚。
丁家与蔡家为当时鹿港的名门望族,丁蔡联姻,婚礼极隆重,为时人所称羡。
甲午战起,丁宝光随族人归返祖籍泉州陈埭避难;事平后,曾返鹿港,流连岁馀后又返回陈埭。
此后,于当地设塾教授宗族后辈,并为陈埭家乡宗族撰写赞文、祭文,及重修祖祠、家祭、墓祭等序文,至光绪二十九年(1903)逝世止。
丁氏书法娟秀,曾用馆阁体抄录〈史记本纪〉、〈圣祖御批通鉴纲目全录〉。
与鹿港著名诗人洪弃生为忘年之交,两人经常吟诗唱和,诗中流露出相知相惜之情谊;亦与鹿港文人施梅樵、许志坤有来往。
返鹿期间,曾加入「鹿苑吟社」,其诗文作品,有:〈诗抄〉(完稿于1893年)、〈吟香山馆什作〉、〈对联作品〉、〈论文习作集〉、〈孙太尊观风课稿〉等。
〖参考赖子清《台海诗珠》,台北赖子清自印,1982年李昭容《鹿港丁家之研究》,中正大学历史所硕士论文,2001年
〗以下诗作辑录自《洪弃生先生遗书(二)。
寄鹤斋乙未以后披晞集》、林文龙编台湾诗录拾遗》。
黄景昉明末清初 1596 — 166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6—1662 【介绍】: 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字太稚号东厓
明天启五年进士,由庶吉士历官庶子,直日讲。
崇祯间,以詹事兼掌翰林院,旋改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屡有建白,后乞归。
明亡后家居十余年卒。
有《瓯安馆诗集》、《鹿鸣咏》。
字太稚晋江人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大稚晋江人
天启乙丑进士,改庶吉士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入直东阁加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维基
黄景昉(1596年—1662年)字可远太樨号东崖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东石檗谷村人
明末政治人物。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生,七岁作《鸿雁麋鹿》。
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选庶吉士
魏忠贤专权,御史吴裕中被杖死,无人敢吊丧,唯景昉为其治丧。
崇祯元年(1628年),授翰林院编修,参修《熹宗实录》。
崇祯十四年(1641年),累迁至詹事掌翰林院事
崇祯十六年,加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崇祯十六年(1643年)九月副都御史惠世扬案被明思宗责问,致仕归里。
明亡后,蛰居家乡,专心著述。
清康熙元年(1662年),在家中去世并葬于磁灶山。